有个家长说广州米牛,高考报志愿,“专业事还得找专业人”,今年花了6000元,孩子学了计算机,真值!
家长为啥如此高兴?原因是这样的——
孩子选科物化生,考了592分,说想上山东科技大学,专业方向只要是计算机、自动化之类就可以。孩子和家长都不懂,于是花6000元给孩子找了个志愿辅导机构,投档结果出来,孩子第2个志愿就被录取了——山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正好是592分,一分也没有浪费。家长感慨说,人家这个志愿,报得真专业,真准,这个钱,花得真值!!
就该考生而言,专业是想学专业,学校是想上学校,第2个志愿就被录取了,分数一点也没有浪费,心如所愿,堪称志愿填报的最高境界!
但是,考生如果专业有方向、学校有目标,自己都确定了要报山科,要学计算机、自动化,何必再花6000元的冤枉钱?自己在家报上不就OK了!
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之所以要找“找人”,原因有三:
一是考生专业没方向、院校没目标,对志愿选报一片茫然;
二是不了解志愿填报要求广州米牛,不明白投档录取规则,即便选出了专业(校院),唯恐排错顺序、浪费分数、滑了档;
三是听多了“志愿都到处都是坑”的宣传,觉得志愿填报是一件神之又神的神秘之事,觉得上大学、选专业这样的人生大事,还是花点钱、找专业机构、专业人事心里踏实些。
若是前二者原因,花点钱请人辅导一下未尝不可。但当下很多考生和家长却像本文开头的这位考生一样,明明自己报考目标非常明确,自己选好了志愿,却不相信自己,也不相信不收钱的”业余好心人“,非得再“花钱买回来”,心里才觉得心安,才觉得对得起孩子的考分!
这位考生志愿表,96个志愿都填满了,1~27全是山东科技大学,理科专业,剔除“生化环材料天坑”专业,差不多都选了,后面是青岛理工大学、青岛科技大学、青岛农业大学……
岂不知,592分考生,不要说还选了青理工、青科大,青农大,就是单选山科,前10个志愿也绰绰有余了——这是因为,从志愿表来看,山科的前10个专业,自从新高考以来,从来没有同时超过590分,比如:
计算机,25年是592,24年是590,23年是594,22年是576,21年是574,20年是587;
自动化,25年是583,24年是577,23年是576,22年是560,21年是561,20年是576;
智能科学与技术,25年是578,24年是572,23年是574,22年是558,21年是558,20年是573;
更何况还有志愿25的工程力学,25年是549,24年是548广州米牛,23年是552,22年是539,21年是542,20年是557;
也就是说,仅山东科技大学一个学校,”冲稳保“就都有了,最后的工程力学,都到了548分,比592分低44分了,这个“底”托得就够牢了。
其后志愿,一定都是陪衬了,或者说是赘余了,只为凑数而凑数,真的是一丁点用途都没有,只是为填报够96个以应付考生和家长,否则,显得不够专业,不负责任啊(哈哈)!这也真难为了“收钱专家”,明知无用也得填,要不咋对得起收得钱啊(哈哈)!
现在我们再讨论一下,592分物化考生的志愿如何选更科学?
山东2025年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投档结果显示,592分一档,仅211学校就有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、江南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河北工业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等27个。先不说这些大学专业考生是否相中?只问该考生选择山科前是否了解:以他592分水平,这些211大学都有录取可能?都可列在稳志愿范畴?如果不了解,那么志愿专家是否有义务、有责任、有必要向其介绍、推荐?
萝卜白菜、各有所爱。如果该考生在填报志愿前,对这些信息都已了解,那选择山科就没有任何问题;反之,如果这些信息考生不了解,那考生就可能错过了以“同样分数上更好大学”的机会!
而对于志愿专家来说,最愿意接待的就是这类考生和家长,对专业院校不了解、还已经“挑选好”专业、院校,只看看考生分数够不够已“挑好”专业(院校)就行了。就像592分考生“挑山科”,志愿专家最高兴,会顺坡下驴,称赞考生和家长有眼光——计算机是热门,山科是山东重点,然后再假惺惺地通过“大数据”查资料一番,说我们“冲”这个学校很有可能,“我”再给你好好谋划一番,这个学校就准了,给考生和家长吃颗定心丸,钱交的也痛快。
志愿专家绝对不会干傻事——一看考生和家长不了解相关信息,就不厌其烦地向其介绍推荐,那样的话,是自讨苦吃:考生了解的越多,选择起来越麻烦,志愿越难报!耽误自己宝贵时间不说,录取志愿顺序肯定也会向后排啊,若是到70个以后才“中标”,那就显得自己太没水平啊了!
现在这样多省事,考生想学什么专业、想上什么学校,咱就“保”他学什么专业,上什么学校。志愿在精不在多,“2个足亦”,既满足了考生和家长愿望,又没有浪费分数,显得自己多专业、多水平啊!
【结语】“三分考七分报。考生高考分数来之不易,如何以现有分数学上最好大学,考量着考生和家长的智慧。不懂不要紧,不懂可以学。没有信息不打紧,可以找。
在这个阳光、透明的新高考时代,招生计划公开,招生规则公开,招生信息数据公开,一切皆可学会,教育部阳光高考网,各省招考院官网,一切信息皆可查到。
因此,填报志愿并不难,关键在于考生和家长是否真对自己负责,心中是否有自己的主意,专业和学校是否有方向,而这个方向不是简单凭空想,听人说,就锚定在有限的几个专业、几个学校上,而是看现有分数能对应多少种可能,从中筛选出96个“最好”可能。
虽然96个志愿,最后只有一个起作用,但是,这个志愿却是大浪淘沙,沙里淘金,金中赤金,经过对上千个志愿、反复比较后筛选出来。无论是自己选,还是花钱买,都应如此。
反这,如果仅凭个人想象、听说推荐,那就如青蛙在井,只看见有数的几个专业(学校),而不知自己分数其实对应着上千个专业、几百所院校,虽然最后也可能“分有所值”,但却可能也失去了更好机会……
对此广州米牛,您怎么看?欢迎留言。
红腾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